秋季,大棚蔬菜開始定植,在經歷了夏季歇棚期的“休息”后,很多農民往往放松了初秋大棚蔬菜的管理,常常導致秋茬蔬菜在定植后,出現(xiàn)幼苗萎蔫的現(xiàn)象。同時,受夏季高溫的影響,當前大棚溫度還較高,蔬菜需水量大,應結合實際情況為蔬菜生長提供水分。棚菜秋管非常重要,在整個生長期起著關鍵性作用,因此加強大棚蔬菜秋季管理不容忽視。
欲種秋棚菜先看“三注意”
注意增加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用量。在蔬菜定植前,要注意增加有機肥用量,深施有機肥。其目的是為了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,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,增加土壤透氣性。此外,還要注意增加生物菌肥用量。生物菌肥能夠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數(shù)量,抑制土傳病害發(fā)生,同時還可促進生根,利于蔬菜形成壯棵,提高后期產量。
注意減少化肥用量。在大拱棚種植前茬作物時,往往有機肥施用較多,再加上后期沖肥量較大,決定了秋延遲大拱棚蔬菜定植時,最好減少化肥用量。高溫天氣,化肥在土壤中溶解度很高,加之土壤中本身鹽分高,過多施用化肥不利于根系生長。
注意不要全棚鋪黑色地膜。夏末秋初的環(huán)境條件不僅利于蔬菜,也利于雜草生長。有菜農為預防株行間雜草,在定植后覆蓋黑色地膜,容易導致地膜下溫度過高,大量水蒸氣從莖基部揮發(fā),灼傷蔬菜莖基部,為病原菌侵染創(chuàng)造機會。因此,若鋪設黑色地膜不應將其連接起來,要與植株莖基部保持一定距離,并壓住莖稈周圍。如果棚室內溫度過高,不建議菜農覆蓋地膜,可在高溫過后(處暑后)再進行地膜覆蓋。
定植棚菜后管理做在前
蔬菜定植防萎蔫。定植后,大水漫灌或澆水后遇連陰天,土壤含水量過高,透氣性差,植株根系呼吸困難,無氧呼吸時產生的乙醇等有害物質積累損傷根系,從而導致植株萎蔫。建議菜農起壟栽培,避免溝栽或畦栽;澆水時應避免大水漫灌,不能出現(xiàn)積水;勤劃鋤,增加土壤透氣性。而對于肥害造成的植株萎蔫,可立即澆水壓鹽、沖施生物菌肥進行緩解。
激素濃度要調好。如蔬菜徒長時,盡量通過溫度、肥水調控,而噴灑助壯素只是難以控制時的對策;再如蔬菜落花落果時,很多時候都是溫度不適、肥水不調造成的,要及時找出原因,采取相對應的措施。
謹防病毒入棚。高溫高濕害蟲容易大量繁殖,應在大棚放風口設置好防蟲網,嚴防白粉虱、蚜蟲、葉螨等害蟲飛入,傳染病毒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白粉虱、葉螨和蚜蟲等害蟲出現(xiàn)時,及時用3%的啶蟲咪乳油1500倍混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進行防治。而一旦染上病毒,則及時用使命必達、菌蛭肽進行防治,連噴兩次。
蔬菜需澆水這些記心間
定植水要因時而異。夏秋季節(jié)溫度高,一般下午或者傍晚移栽種苗,定植結束后,要緊跟澆水,如果沒有澆透,次日清晨可以再澆水。氣溫低時定植,需隨時關注天氣變化,一般選擇在惡劣天氣過后,上午進行移栽。平時澆水要選擇冷尾暖頭時期。
具體何時澆水要“三看”。首先,看植株長勢情況判斷需水情況。如黃瓜生長點縮成一團,莖須成圈不伸展,葉色濃綠、瓜條無光澤、尖頭時,表示植株出現(xiàn)缺水癥狀;其次,看土壤干濕程度。保證土壤見干見濕,生長前期以適當控水為主,引根下扎。進入結果期后,植株水肥需求量大,要增加澆水次數(shù),不過,要小水勤澆,避免土壤濕度變化較大,發(fā)生裂果現(xiàn)象;再次,看天氣進行。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,陰雨天來臨前不澆水,選擇晴天上午澆水,減少午后澆水造成夜間濕度過大的情況。當天澆水后,次日要加大通風,盡快降低棚內濕度。